野馬魂還在嗎?Ford Mustang Mach-E GT 試駕
沒錯,各位,採純電技術的電動野馬終究還是來到國內市場了,縱使這不是 Ford 品牌旗下的第一款電動車,卻是對於品牌而言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意義,主因不外乎野馬在維持既有的 GT 燃油跑車形式外,這輛額外分枝延伸的純電車型Mach-E,則以休旅姿態示人,不過,以野馬的名號來實行「家庭」、「機能」的車用範疇,Mach-E 夠格嗎?
相信對於許多美式肌肉車迷而言,Ford Mach-E 的存在多少會讓人心裡有些複雜,但以品牌的角度而言,這是汽車工業趨勢所產生的必然結果,要怪就怪這大趨勢吧!而從設計面向來看,既然落下了野馬的經典圖騰,該有的豐富肌里線條、三本柱 LED 導光條,再加上 GT 旗艦編成專屬的空力套件形塑,確實,這輛 SUV 看起來多了一份肅殺感,且設計也不會像現時市場的同型產品都主打未來、前衛感,扎實到位不做作。
若今天的問題是:「電動野馬數位化在哪?」我可能會毫無疑問地回答車內,Mach-E 的座艙與以往已幾乎沒有任何重疊身影,唯一有的應該是雙邊對稱式的控制台設計,其餘則被一具 10.2 吋數位儀錶與超浮誇的 15.5 吋直立式觸控資訊娛樂系統所覆蓋,等同於把車內幾乎所有實體按鍵都整合至螢幕內,所有操作都是經過點按觸控來完成;當然,必不可少的智慧型手機聯動手段均有配置在內。
不過,反倒是車室質感讓個人為之一亮,採 Sensico 的合成皮革,再加上名為太空灰等布料採用等等,雖然都使用了環保永續的材質,但整合設計後所堆疊出的質感相當不俗,建議有意購買的消費者可以特別體驗看看。
至於作為 SUV 最為人在意的空間機能,不得不說 Ford 在維持 Mach-E 既有的 Coupé-Like 跑車身形之下,透過 GE1 平台還能產出不俗的後座空間,當然頭部空間多少會由於線條的往下拉伸而被影響,但膝部空間比想像中來得有餘裕,而 GT 車型標配的 ActiveX 材質座椅具備完好的防滑機制,發泡棉也具一定韌性,有著不俗的支撐性與舒適度。
談及動力駕控,本次體驗的 GT 車型基於其較偏向跑格、性能的設定,採前、後雙馬達的 eAWD 四驅架構,91 kWh 鋰電池組可產生 592 匹、87.7 公斤米的峰值輸出,百公里加速僅需 3.8 秒就能輕鬆達成。廠方也特地為本車的輸出力道與電子懸吊可變基礎,提供 Whisper > Active > Untame 三種模式。
老實說,光是在 Whisper 模式,Mach-E GT 的整體動力輸出特性就相當狂暴,猶如火箭砲般的扭力推送著實讓人有著與傳奇野馬產生聯想的第一印象,而且本車狂爆歸狂暴,卻也沒有 Tesla 那般「硬要」將噁心的動力往你身上硬塞的不良感受,車上的模擬聲浪也感受得向過往 V8 經典致敬的意味。
進入山路,把模式調整至最狂放的 Untame,此事的電門相當靈敏,腳稍有角度位移,基本上電腦都能感測到,並且給予對應的動力輸出,電子懸吊的強韌回饋感瞬時讓本車成為一輛猶如戰鬥機般的存在,不僅加速飛快,有趣的是在過彎時,車輛能夠允許車尾有著較靈活的滑移動態,這對於先天性車身較重的電動車而言,算是頗為難得的回饋感受,也是我認為少數能夠用滿滿樂趣作為主要形容的標的。不過,作為一輛 SUV,建議在平常載著親朋好友的情況下,將模式調整為最柔和的 Whisper,只要動力控管得宜,電子懸吊的回饋感受還是能給予相對舒適的反應,作為日常生活用途也是很可以的。
由於國內市場販售的 Mach-E 皆從歐洲導入,故所採用的規格為 CCS2,最大承受功率為 150 kW,45 分鐘可完成 10 – 80% 的電池充能,坦白說不算突出,但假設你的使用方式是平日的代步,那麼正常上、下班通勤的充電模式並不會遇到太多充電速度的困擾。
以 Ford 這類逾百年的的汽車製造商而言,在邁入電動車世代勢必會遭遇到不小的考驗,從供應商、製程、內部管理、銷售等等,全方位都需要全面改革。以產品而論,將 SUV 作為邁向新時代的出發點其實可以理解,但在經過一天的體驗後,Mach-E 完整保留了內燃機時期、傳統車廠該有的造車堅持,從設計、乘坐體感等都得以尋得,動力輸出的反應也顧及到過往內燃機使用者的需求,我相信這絕對是 Mach-E 最大的價值。
更多內容請點擊:
➡️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瀏覽人數:5008人